十年刑期 原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获国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4.3万元(顾雏军等三起案件)

据央视新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1月7日对顾雏军申请国家赔偿案作出决定,决定赔偿顾雏军人身自由赔偿金28.7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4.3万元,返还罚金8万元及利息。

2008年1月,原任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的顾雏军,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犯虚报注册资本罪、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犯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年。2009年3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顾雏军申诉后,撤销对顾雏军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和挪用资金罪的量刑部分。2021年1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顾雏军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

顾雏军 资料图

媒体人刘可点评:记得那年我和老师在北京见到提前出狱的顾雏军,他让助理打印出来我写的报道《顾雏军,一盘还没下完的棋》,说服刑期间自学了刑法,也经常看哲学书,内心已经非常平和,但提到冤屈提到自己的企业科龙和“郎顾之争”还是激动起来,受伤的眼皮发着颤。说着某人开着他给的大陆香港两地牌照的车最后罔顾恩义,说着被可笑的理由构陷的细节仰天大笑,说起工商联的领导为其说话入狱后我们的报道依然客观心存感激。整个人内敛下的锋芒还是充满着力量。

想起当年叱咤风云的“科龙系”掌舵人,最后戴着一顶“草民完全无罪”的高纸帽回归到大众视线,以后不停上诉最终“成功无罪”获得国家赔偿。

想起褚时健,想起牟其中,想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路披荆斩棘试错的斗士们。一生留给时代,功过留给历史。

顾雏军案:一盘还没下完的“棋”

作者:刘可

一位学者认为,顾雏军留给我们非常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去审视改革史、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也可以探讨企业家的财产安全与人身自由之类的大问题。

佛山中级人民法院22日上午异常热闹,旁听席上坐满了社会各界的各色人等。大家都是奔着一位过气了的资本大佬而来,他就是顾雏军。

这次听证会的主题是格林柯尔公司的财产分配。经佛山中院核实,格林柯尔系企业案件的债务数额合计约人民币14.1亿元,目前,佛山中院实际控制的可分配资产共计约人民币7.37亿元。其中,海信科龙符合执行条件的债权总额约为人民币6.38亿元。除顺德农商行表示其债权已经拍卖转让出去以及另一债权人赵燕生申请迟延利息外,其他债权人对法院方案无异议。

然而,顾雏军在现场拒绝坐到为他设置的“被执行人”位置上,而且表示拒绝在执行文件上签字,坚决不承认法院的判决。

画不上句点的公案

22日下午,顾雏军举行相关发布会,进一步对听证会情况表态。他认为佛山中院处理案件程序违法,因为现在分配方案,等于推翻了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会议决定的分配方案以及相关的债权人名单。

“这简直是强盗行为,应该是科龙欠格林柯尔2.2亿元。”顾雏军在发布会上说,“深圳浦发行拍卖了我的两层楼,面积3000多平方米,远超过之前欠的钱。坐牢期间也没有告诉我本人。”

发布会上,顾雏军的律师陈有西表示,已经在准备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哪怕所有科龙系都不要,也要求得真相。

从海归博士,到一代资本大佬,从名老板,到阶下囚。顾雏军的一生,恰似一个时代的缩影,也留给当下社会各界,一个活生生的反思。

叱咤风云到身败名裂的背后

2012年9月6日上午8点,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监狱旁,几辆汽车早早地停到了门前。这是顾雏军出狱的日子,来迎接他出狱的人员基本都是他的“嫡系旧部”,包括部分格林柯尔旧部和科龙旧部,还有当年他培养的一批被称作“科龙MBA”的后备人才。


和许多出狱后的人一样,顾雏军条件反射地伸手挡了挡刺目的光线——这位曾叱咤风云的格林柯尔系创始人、原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已经在这座高墙后,度过了七年的牢狱生活。

有意思的是,七年前,人们称他“老顾”;现在,很多人称他“顾老”。

还没来得及叙旧,车子便直奔北京。于是便有了一周后那场著名的新闻发布会——顾雏军头戴高高的纸帽,上书6个大字:“草民完全无罪”。面对上百家媒体,他慷慨激昂地否认了让他获罪的所有罪名,并实名举报四名政府官员恶意陷害。

然而,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时过境迁,当年的科龙案,依旧是扑朔迷离,真伪难分。只有高调的顾雏军,7年的牢狱生涯无法平息他的怨气,反而愈加执着地要为当年的自己“讨个说法”。

犹记得2003年的老顾,凭借格林柯尔系的成功运作,第一次登上胡润百富榜,身价10亿元。钱权最高峰时,他手控科龙、美菱电器,脚踏亚星客车、ST襄轴等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了百亿。

而现在的“顾老”,在北京、深圳等地的个人财产多年前已被拍卖,穿着廉价的西装,日常生活暂时靠朋友接济,且身上还背着许多宿债未清。他的左嘴角明显向下倾斜——这是2008年终审判决前在南海看守所一次偶然中风后,留下的后遗症。

有人说他的反思仅仅停留在“不该跟郎咸平斗气”的层面,也有人说,他一直以来高调的行为是为自己日后“自掘坟墓”。厚道点的人说他是时代企改的牺牲品,刻薄点的人说他是咎由自取。当然,更多的,是反思。

姑且不论顾雏军的定罪是非,起码他应该是有错的。

比如他一向是既定规则的“擦边挑战者”。开曼注册、香港上市、大陆经营的“格林柯尔”,有许多虚构业绩、财务作假等混骗上市的先科,他利用香港证监部门很难跨辖区调查取证的特点,虚构销售与利润,曾多次遭到香港联交所的质疑和谴责。

但顾雏军收购科龙是合法的,这是现在许多业内专家的声音。因为收购科龙,和格林柯尔是否涉嫌商业欺诈,是两回事。资本运作中的以少换多,被“升华”为“侵吞国有资产”,也有些危言耸听。卖掉部分香港格林柯尔股票,获得几个亿的现金流,再拿这个钱来买科龙股权,不能说是“空手套白狼”。可是你要说顾雏军收购科龙没有私心,那也不可能。种种迹象表明,他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从科龙这里的确省去了许多的财务麻烦,也得了大量实惠。

比如说江西格林柯尔和江西科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江西格林柯尔的人事交际费用,全部入江西科龙的帐;比如说顾雏军强迫科龙采购格林柯尔的制冷剂,而且十多元钱一公斤的制冷剂卖到了135元一公斤。

再比如说,科龙作为上市公司,顾雏军占的股份由20%增持到26%。但是大陆注册的格林柯尔属于顾雏军私人公司的情况下,他的股份到了50%左右。举例说明,加入科龙赚了1000元,顾雏军只能得到260元;但如果格林柯尔赚了1000元,道理上来说,即使把利润挂到开曼注册的格林柯尔账上,顾雏军还有500元的分配比例,都是他自己的利润。所以将心比心,从财务角度看,顾雏军自然会“想法子”为格林柯尔赚科龙的钱开个绿灯了。

另一方面,股东利益受到了侵害。顾雏军让科龙和维修服务商多花十多倍的价格购买格林柯尔制冷剂,使得科龙公司和维修网点都遭到侵害。但是因为股权结构的问题,科龙每损失1000元,顾雏军只需承担260.43元,而剩余的730.57元,就要由其他股东来承担了。

当然,虚构业绩、挪用资金之类违规事实,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总量也是大得吓人,这也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监管双缺失。只不过,从叱咤风云的资本大佬,到身败名裂的悲惨现状,顾雏军只是一个典型,更多的“顾雏军们”,也许只是法不责众的漏网之鱼。

规则与个性的双刃剑

如果说入狱时的顾雏军像一个斗士般梗着脖子寸步难让,出狱后的顾雏军更像一个“烈士”,倨傲而又悲壮地擎起自己的喊冤大旗。

有时候,人的一生,就是由性格决定了命运,决定了一个人之所以是今天这样的伏笔。时代背景下入狱又出狱的企业家有许多,曾经也叱咤风云过的人物,大多数选择了低调,甚至隐姓埋名。即使是褚时健的“再创业”,也只是高调了一种“褚橘”。

然而顾雏军不同。从戴着高帽的出狱发布会,到如今拒绝“被执行”的申诉人,他鲜明的个性,从“那个时代”,一直带到了7年后的今天。

许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当年的“郎顾之争”,是送他进入高墙的重要社会舆论前奏,而且和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术专家争论,一般都是负多胜少。聪明如顾雏军一定也知道自己占不了多大便宜,但他一向在镁光灯下的倨傲,也让他从未回避过。

不可否认,对于企业来讲,顾雏军有功绩。最初的科龙,只是一个年销售额只有2个亿的叫做“广东珠江冰箱厂”的乡镇企业,而且濒临效益落差的边缘。在顾雏军的手上,它神奇地“再创辉煌”,而且科龙的员工中间,顾雏军也一直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企业家。与事业心企业家相对的,是一个蔑视规则的冒险家。

顾雏军的“冒险精神”,从来都是烙在骨子里的。这让他率先带领企业建立了跟国际市场接轨的企业模式和上市条件并也因此取得先机,但同时,也让他在资本运作过程中敢于打规则和法律的擦边球,偏偏还玩得很高调,这便奠定了他“被典型”的基础。

有人说,顾雏军本来可以调整行为模式,争取“外脑”的智慧支持,选择自保,但是,以他的个性,却选择了激烈的对抗。所以,一位大学企业经济学的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顾雏军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去审视改革史、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也可以探讨企业家的财产安全与人身自由之类的大问题。

另类思考顾雏军

有意思的是,几位研究当代史的史学和法学教授对顾雏军一案也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顾雏军是对改革史的“一大贡献”,因为对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起到了刺激作用。

比如说顾雏军即使是在准备拿他动刀时仍然高调如故,有人认为是他觉得自己手上有个大筹码,那就是科龙的几万名员工。如果要动他,会冒让这几万名员工失业的风险。但是,在他早已经陷入一个更大漩涡之后,他最后要做的,是必须以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为他的政治漩涡上的东西“买单”。

在监狱里,和顾雏军住在同一监室的,是17个杀人犯。他几乎每天都要挨骂,慢慢学会了置若罔闻。他说,现在被别的犯人骂了自己也会笑嘻嘻就过去了,因为没法跟他们交往。有意思的是,几年间,顾雏军在狱中读过的书超过500本。还让家人送进去过一套《资治通鉴》。出狱后他还在微博里发布了监狱期间的物理学研究论文——关于时空量子化的一个数学证明。

“科学拯救了我,要不是能看到数学与物理书籍,我可能已经死在监狱里了。”顾雏军说。他称自己在监狱里学了数学。监狱里因为经常被人骂,一骂血压就升高到200多,“只有看书才能重新平静下来,才能把血压降下来。”

监狱生活磨平了他的锐气,然而降不下来的,除了血压,还有愤怒和冤屈。顾雏军的故事放在今天依然是企业和市场经济的一本活着的教科书,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希望不要再有第二个顾雏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行业社交圈

商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