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众的“小众”产品为什么受追捧?

到底什么是“小众”?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竟然能在各大商场听到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而一年前的夏天,只有少数歌迷在一遍遍循环这首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歌曲。

这原本是个小众的乐队,混迹于各个音乐节和酒馆之中卖力演出,现在他们西装革履出现在央视的舞台上。很多粉丝因他们取悦大众而失望。我很好奇,粉丝失望的是他们的音乐还是失望于自己的不再独特?

到底什么是小众?小众是一种情怀,不被时代洪流裹挟的那种勇气。

音乐领域中,能够从歌中听到歌者对世界的态度并且始终坚持这种独特即是小众。

在电商领域,小众就是商家保有的重视消费者体验高于利益追求的一种情怀。也许这样的概念和大部分人对电商的小众理解不同。但也许这就是小众的魅力,也是互联网带来的魅力,即有无限的可能性。

那些出众的“小众”产品

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来定义小众,也总有一些被人熟知的产品赢得广大用户的喜爱。那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有一种人性情怀,其出发点和最终目都是回归到人本身的需求。

社交平台类的豆瓣,成立近10年,虽说并没有那种火爆的局面,但也是鹤立鸡群。许多用户就在不温不火中使用豆瓣寻找有关电影,书籍和音乐的一切内容。一方面,创始人阿北始终坚持使豆瓣成为一个为用户提供真实,有趣信息的社交平台,另一方面他也在寻找利益来源和用户的平衡点,豆瓣FM的火热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为人熟知的一款轻电台应用荔枝FM,它的特色是人人都能做主播。在这款应用中你不仅可以倾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最吸引用户的则是每个人都可以自行录制节目,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畅谈和记录。作为热爱电台节目的广大用户,在这款应用中能够真切感受到电台主播的快乐,能够在夜晚倾听自己的声音。

小众情怀浓郁的网站还有孔夫子旧书网,JingFM音乐网站,婚纱摄影图库wed114等。

小众情怀难道真的只能衍生出小众产品?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能在互联网的席卷中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发展性的眼光。他们大多是是以小众的“用户情怀”打动用户让他们成为商家或者平台的死忠粉,再来推销和贩卖产品。上面提到的豆瓣等网站,不都是用小众情怀造就了大的品牌吗?

再说餐饮行业的雕爷牛腩,为什么有那么多新老客户去尝试呢?他的策略不就是赢在了客户体验上面吗?那些菜品做工精细,菜名***极高,再加上适中的消费价格,即使牛腩并不那么合胃口,但是在餐厅里感受的气氛和食物散发出来对生活的一种认真态度则足够俘虏人类浮躁孤寂的心了。这种精致的小众情怀就能留住大众,至少能够吸引大众去尝试。

所以说,小众情怀也能成就大众产品并且带来大众消费。

当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让小众情怀带动大众消费,毕竟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中,价格战场上永远都有鲜血在喷溅,很多一次性消费品都使得消费者的注意力放在了低廉的价格而不是本质的商品和服务上。但如果能够从一开始深入把客户体验做好,做到小众的极佳体验,再由他们通过互联网引来其他消费者,会不会带来不间断的经济效益循环呢?毕竟,消费者的秉性我们是抓不住的,庆幸的是较早能抓住的就是商品和服务,而这也是最重要的。

想要在互联网大时代保有一份小众的情怀,就像笔者说的需要勇气和耐心,当然,也需要一点点眷顾。

商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