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怎么读
白鹇读báixián。
引证解释:
亦作“白鷳”。鸟名。又称银雉。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
《西京杂记》卷四:“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白鷴、黑鷴各一双。”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皓鹤夺鲜,白鷳失素。”
(唐)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青萝嫋嫋挂烟树,白鷴处处聚沙堤。”
(明)无名氏《霞笺记·得笺窥认》:“若得他放白鷴,开鹦鹉,劈雕笼,收丝网,再配鸳鸯。”
国语词典:
动物名。鸟纲鸡形目雉科。不善飞行而善走路。除头部蓝褐色外,背上、翅膀、尾巴皆为纯白色羽毛。且每片羽毛的两边,都有斜入的黑色纹路,细致而精巧。是一种美丽的家禽,产于中国南部。
白鹇:
白鹇(学名:Lophuranycthemera),又称银鸡,属于大型鸡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雄羽色相异,体型相差大。雄鸟长约90~125厘米,头上羽冠及下体呈蓝黑色,脸***,呈赤红色,中央尾羽纯白,背及其余尾羽白色带“V”型密纹。雌鸟长约65~71厘米,暗色羽冠,脸裸出部小,赤红色,上体橄榄褐色至栗色,下体具褐色细纹或杂白色或皮黄色。
白鹇为留鸟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安徽等南方多省,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等多个中南半岛国家。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生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会飞上树。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每窝产卵约4-1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