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力学性能--强度
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o——标距长度
2.力-伸长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2)抗拉强度Rm: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应力。抗拉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二、力学性能--塑性
塑性——材料受力后在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断后伸长率A: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2.断面收缩率Z:试样拉断后,缩颈处面积变化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比值的百分率
三、力学性能--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是通过在专用的硬度试验机上实验测得的。
1.布氏硬度: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来表示,单位为Pa,但一般均不标出,用符号HBW表示:
表示方法:布氏硬度用硬度值、硬度符号、压头直径、实验力及实验力保持时间表示。当保持时间为10~15s时可不标。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处理后的各种软钢等硬度较低的材料。
2.洛氏硬度:洛氏硬度(HR)测试,当被测样品过小或者布氏硬度(HB)大于450时,就改用洛氏硬度计量。试验方法是用一个顶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75mm/3.175mm/6.35mm/12.7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