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府巡按是几品
在周星驰主演的《审死官》中,秦沛饰演的“八府巡按”,威风八面、刚正廉洁、为民***,可谓百姓心中“正义”的化身。
在诸多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八府巡按”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且全都具备清廉且权势大的基本特点。
整体来看,“八府巡按”就是皇帝派往民间维护正义、主持公道的全权代表,手握生***大权,远比总督、巡抚这些封疆大吏要嚣张许多。
那么,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就其行政级别和具体权势而言,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呢?“八府巡按”,又称“八府巡抚”,在古代的官制体系中,这一官职名称并不存在,仅出现于古代的戏文或者小说中。
传统京剧的代表曲目——《胭脂宝褶》中,就有“八府巡按”的角色存在:你如今是八府巡按,为父的乃是个皂班头,诚恐砧辱于你,这也无妨紧要,待我回得衙去,写个辞条,将这个皂班头辞掉也就是了。
在明清时期,“八府巡按”虽然并不存在,但却存在一个名为“巡按御史”的官职,与之大体类似。
根据《明史·职官志二》的记载,明朝的最高监察机构——都察院,执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部门,覆盖全国各地区。
一般情况而言,基本是一个总督辖区为一道。
《明史·职官志二》有载:十三道监察御史,在内称“监察”,在外称“巡按”。
“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就此来看,明朝的“巡按御史”,就是带着“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地方吏治民生的御史。
就其具体权力而言,上至地方督抚,下至微末小吏均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且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巨大权力,和《审死官》中的“八府巡按”极为类似。
只是,就“巡按御史”的监察范围而言,“八府”仅为约数,并未明确的地区数量限制。
行至清朝时期,官制体系沿袭明朝旧址,只是在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的基础上,增设“京畿道、江南道”,变成了十五道“监察御史”。
《清史稿·职官志二》明确记载:十五道掌弹举官邪,敷陈治道,各覈本省刑名。
也就是说,清朝的“监察御史”和明朝基本类似,而被皇帝临时派遣出差的“监察御史”,就成为了“巡按御史”,也就是传说中的“八府巡按”。
就其具体职权而言,大体类似于派驻某省、某地区的中央巡视组组长。
清朝“监察御史”的品秩等级,经过了几次改变:初制,正三品;顺治十六年,改正七品;康熙四年,升为正四品;康熙九年,复为正七品;雍正七年,改为正五品或者从五品;乾隆十七年,明确为从五品。
清朝时期的从五品,基本相当于现在稍高于厅局级副职的行政级别。
也就是说,这个传说中的“八府巡按”,基本类似于现在中纪委派驻地方,级别稍高于副厅级的中央巡视组组长。
其具体权力,简单言之,就是“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或当场整饬”。
八府巡按是什么官职?几品?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中被封为八府巡按,这在历史上是多大官?首先《九品芝麻官》是一部无厘头的商业喜剧片,上面所说的“八府巡按”不值得考证。
并且在古代也没有这个官职,只是民间俗称 ,但有和八府巡按职能相似的官职。
《九品芝麻官》里周星驰扮演的包龙星历经磨难见到了皇上,后来皇帝封了他为“八府巡按”。
那么“八府巡按”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呢?要说“八府巡按”,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的,它的真正名字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的叫"巡按御史"。
不过这一官职级别都很低,基本上上朝的时候连走正门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走偏门。
监察御史在唐代是正八品,宋代为从七品,明代为正七品,清代最高的时候是在乾隆时期也才从五品。
监察御史的职责很简单,就是负责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监察御史的级别很低但权力却很大明代时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利大级别低是为了平衡权利,免得他们权利过大。
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巡视组和纪检委的合体。
我是痴娱,很高兴可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九品芝麻官》上映于1994年,由周星驰、吴孟达、钟丽缇、蔡少芬等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
因为之前看过星爷的一部《赌圣》,立马就喜欢上了这种无厘头式的表演方式。
当这部录像带出来后,我跟我表哥马上租来看了。
迄今为止,看了不少于二十遍。
在剧中包龙星问皇帝,这“八府巡按”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官?皇帝一脸认真的告诉他很大的官,这么看来“八府巡按”是很大的官职了。
《九品芝麻官》的历史原型是清末四大奇案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
星爷用喜剧的方式将这个冤案又从新演绎了一次。
那么八府巡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官职呢?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官职。
『八府巡按』起源于明朝,并非固定的官职,只是一个民间的俗称。
这个是由朝廷临时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
而民间故事中的八府巡按指的就是巡按御史,所谓八府巡按就是一省的巡按御史。
明朝时期设有两直隶和十三省,省下面又设府、州、县等。
而在这十三省中,有好几个省都是下设八个府的,所以负责每省的巡按就被称为八府巡按。
八府巡按的形象多为正面的,这可以理解为底层老百姓对官场上公正廉明的一种期盼。
说直白一点就是在明、清两朝,皇帝为了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就派人下去考核吏治,随着考核任务结束回到京城的时候,这个职务也就被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