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海外自营是正品吗(深度分析其产品可信度)
日常购物中,不小心买到假货已是常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足不出户的服务,为了既能享受优质的服务,又能买到心仪且高质量的产品,消费者选择把期望寄托在口碑较好的B2C服务平台,比如京东,天猫等类似的官方网站。
京东自营的商品就安全?小心被套路
京东商城近年来广受青睐,部分消费者更是表示,在京东商城购买商品时,一般都会倾向于选择其自营产品,一方面是因为口碑效应,认为自营的产品,有平台做背书,产品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快递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需要。
不过,近日消费者在京东商城购物时买到假货,并进行维权一事,似乎给了京东商城一记响亮的耳光,也给广大消费者提了个醒。
2016年5月13日,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四款京东自营的真力时手表,总价款14.7万余元,据官网商品介绍,手表表镜材质为蓝宝石水晶,但范先生在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说明书保修卡上写明手表材质为蓝宝石水晶玻璃。随后,范先生将手表送至中工商联珠宝玉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人工合成蓝宝石。为此,范先生将京东商城告上了法庭,但最终败诉。
据了解,范先生购买的手表其销售主体为天津京东海荣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与京东商城曾签订《平台服务协议》,约定:京东海荣公司自愿向京东电子商务公司申请使用网络交易平台,而这竟是导致范先生维权失败的主要原因,维为此,京东商城方面称:“公司仅提供产品信息展示的平台服务,不从事产品交易事宜,不对产品交易事宜负责。”
此外,京东商城还在法庭上表示:“自营”为京东集团自营而非京东商城自营,具体的销售主体由京东集团根据订单具体情况确定,即根据消费者所在区域、商品库存量等,由京东集团自行决定开发票主体及发货公司主体。这也说明京东商城已经否认范先生的手表并非是自己自营的商品。
屡现假货,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在购买商品时,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总会觉得更加放心,但京东商城被爆销售假货的事件已经屡次出现。
近日,有网友称元旦前在京东购买了“真皮表带”,收到商品时却发现与图片不符,且有刺鼻的气味及裂痕,无法使用,于是选择换货,不料再次收到的表带,虽然包装标注是真皮,但表带却是价格仅为59元的TPU材质的表带。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但大多消费者一般都会因为换货比较麻烦而选择隐忍。近日,还有消费者表示,京东自营店的商品质量着实让人堪忧,刚到手的电水壶,没用几次,就屡屡断电,而新买的加湿器,就像被人用过了一样,都不知道是不是被翻新的产品。
且抛开小事件不谈,就此次事件而言,京东商城在法庭给出的解释也太过牵强,提供交易平台,不涉足买卖,就不用对产品的真假负责?
打假期间称自己是自营平台,不存在假货,而今被爆假货,却称自己只是提供网络交易平台,不对产品负责,那么试问,坚称“不存在假货”的底气来自哪里,是对平台的商家足够自信?还是信口开河?
无论哪个答案,似乎都说不过去,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出现假货,不管是提供交易的平台还是真正的商家都难辞其咎,平台不对产品进行审核,放任伪劣假冒商家为所欲为,商家因平台准入门槛低,趁机敛财。如果作为第三方平台,只是为买家与卖家提供交易场地,并从中获取利益,那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证?
此外,既然声称不对产品负责,不参与买卖环节,那为何还要给商品打上“自营”的标识,虽说京东商城在法庭明确表示,此处的“自营”指的是京东集团自营而非京东商城自营,那为了避免消费者的理解有误,是不是应该在显眼的位置,对此进行说明,如若没有,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失责承担相应的责任。更何况,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而为之,存心误导消费者,谁也不知道,但愿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京东商城能做出改正,避免以后再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