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金融研究院:债券现违约潮 买银理产品需三思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买银行理财产品意味着钱可以放在里面睡大觉,并且安享收益。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银行刚性兑付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助长了中国投资者既想要高收益,又想要无风险的“鱼和熊掌兼得”的心态。
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以来债市兑付危机的频繁发生,据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11只债券违约,信用债市场的违约速度明显呈加快趋势,而债券市场价格也因受到波及而出现下跌。
随手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程龙认为,违约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在刚兑打破的大背景下,***对企业救助的意愿逐步降低;二是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的救助能力有限;三是***和银行的意愿并不完全统一,在协调中或存在障碍或时滞。
那么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为主、被投资者认为安全系数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否还安全?
特别指出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类理财产品风险比较低。而结构性的理财产品往往和黄金、石油、股票、外汇、信贷等等挂钩,产品名称带有此类字眼的投资人要格外注意。此外这类产品会有两个预期收益率,分别是最高预期收益率和预期最低收益率,如果在产品说明书上,收益率是一个范围,比如预期最低收益率为0.5%,预期最高收益率为8%,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8355款,其中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3822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78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59款为结构性产品,16款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3款为组合投资类。随手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程龙认为,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历史数据来看,只要是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无论是否保本,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都比较高。
原因在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理财产品由于其收益结构的特殊性,收益波动幅度较大,被认为风险偏高。但近期信托产品、债券产品的兑付危机表明,在当前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下降、融资成本仍然高企的经济环境下,这种兑付危机将绝非个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债券、信托产品出现难以兑付的问题。
程龙进一步指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差异化将更为明显,高收益必定匹配的是高风险,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将真正转嫁到投资者身上。”因此,程龙建议:“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尤其是老年人,建议尽量选择收益和风险都低一些的非结构类银行理财产品。”